close

懷念的冬至滋味

    早上食尚玩家系列裡,老婆為開客運的老公準備的生日(或結婚周年)禮物、FB上宜蘭員山小農「深溝論譚」文章及德國恐攻危機讓人們還是要帶著恐懼出門做為最積極的抵抗,都讓我不禁跟著動容,眼淚在眼眶邊緣。

    看到婆婆送來的青蔥,想到蔡詩萍老師的「蔥油餅」,晾衣時想到詩萍老師寫的曬衣日常,即使記不得那些文字全貌,但這些日常、這些文章已讓我由片斷可以聯想起他的日常與我的生活,日常書寫的力量竟是如此強大,貼近日常的主題,令人很容易就會產生連結、聯想,讓生活多了一點浪漫、一些不同,如果記得更多隻字片語,就可以在心裡吟誦那些文字、那些生活的語句,打開心門,讓那隻字片語在心海裡如海鷗朝水面底下一啄般,激起一圈圈漣漪,原來,文學可以如此靠近。

    這是文學嗎?用一些簡單的詞彙而不是如「話語權」這種硬梆梆的字眼,不艱澀難懂,能稱得上是文學嗎?我不清楚,但這些文字的確打動了我,在心裡默讀時,在我眼及青蔥時,在我晾衣時,即使現場沒有微風,也彷彿可以感受到作者那時空氣間的震動,多了份想像、美感。可以用上平時少用的字眼當然有助於擴增我們可以使用的語彙,讓可以使用的字眼變化更多,但,這種與生活貼合的作品,不是也改變了我們習以為常的例行動作,似乎更有影響性呢!

    然而,這種比較是沒有很大的必要的,就像有牛肉麵也要有餛飩湯;要樣樣精緻、道道美麗講究的懷石料理,也要路邊吆喝一聲就可以來上一碗的麻醬麵,放在面前就可以隨意自取的醃黃瓜、泡菜、豆乾,都是人生裡不同的況味,各有你在不同的生活情境、視覺的刺激、味蕾的提醒時,需要的滋味變化,獲得文字與食材帶來的不同溫潤與滿足,讓思想與腹胃當下豐盈了些。

    就像穀東俱樂部賴青松在一、兩年前在論壇中所提及的一開始不要試圖改變其他農夫,而是從自己做起,由自己堅持做了十年,而後可以吸引科學、生態、美術、教學、媒體相關領域的人一同與員山發生農業乘於其他種種的變化,這種沈潛默默耕耘的力量讓我好生佩服,一切從自己做起,不必急於大聲疾呼,讓身旁的老農夫將點點滴滴看在眼裡,看到他以友善農法也可以將田地管理的與他們的慣行農田收穫量相差不大,販售所得也可以與他們過去習慣的交給其他人販售的方式一樣,可以維持生活,但還可以過上不同的生活,可以「半農興村」,可以成為一名全職的農民,在都市生活了數年後,還可重新回歸農村,獲得信任,也成為了原來的農民與新進農民間的橋樑。

    小時候,阿公阿嬤也是務農,但是,祖父母與父母對孫子女、子女的疼愛,讓我們得以免去從事農務、農事,只記得小時候媽媽去曬稻穀後,回來說身體很癢,三合院的空地就是稻埕,我們小朋友只是由室內往外望著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灰黑色空地上舖上藍白色塑膠布,大人們用耙子將金黃色稻穀用耙子推展、聚積起一壟一壟的面貌。

    所幸,在那裡的農村生活裡,我們還有現在因為道路拓寬消失的古井可以打水,還有房子外圍幾株大人肩膀高度左右的芭樂樹、香蕉樹、較高大樹葉茂密的龍眼樹,可以品嚐現場直摘後的美味,可以聞到短暫養豬時段的臭味,聽到咕咕咕的雞鳴。

    還有冬至時,鳥松阿嬤帶著媽媽、嬸嬸在有紅色灶窯的廚房裡圍在有高麗菜和肉等材料混合的白鐵顏色大盆邊,一起用帶有厚度的麵皮包成大湯圓,等包好後,我們就可吃到先用香菇、碎肉等炒料炒香後,再上水、茼蒿和些許芹菜珠的鹹湯圓,而這滋味後來到北部上大學後我卻絕少再吃到,除了道路拓寬、爺爺過世、離家等生活型態的改變外,我發現,外面大多是紅白甜湯圓、芝麻、花生等甜湯圓,絕少吃到鹹湯圓,即使同學們一起買的桂冠鹹湯圓也只有肉無菜,或是用鹹料煮對我來說不是很有滋味的紅白湯圓,阿嬤家的鹹湯圓只有吃肉圓時有些類似,但皮卻不同,也少了茼蒿等味道,可是我特別喜愛的麵粉包裏菜肉餡,經過滾湯過程帶來的肉汁沾附於麵皮的交融滋味,就像我在宜蘭吃包心粉圓時最愛熱熱的粉圓放在冰淇淋一會兒後兩者交會處一樣,特別喜愛兩種食材交互融合出的絕妙味道,那是單一食材沒有的味道,就像沒有包著菜肉饀的湯圓,就不會有麵皮融合著肉汁的味道,再加上茼蒿、香菇類等的營養均衡,難怪,比起隔日一早拜拜後吃的紅白湯圓加糖水,我常僅是象徵性的吃一小碗或幾口,表示冬至後長一歲,最愛的還是兩、三顆就是一餐、熱熱、香香的鹹湯圓,令我懷念的冬至滋味。

arrow
arrow

    兩光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